淮南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 (修订)

发布时间:2024-05-22浏览次数:13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资格申报条件。

第二条  坚持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中争先创优。

第三条  对符合本资格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其他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或优先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  本资格申报条件适用于我校教师申报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基本素质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高校教师师德规范,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身心健康,较好地履行现任职务岗位职责,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四)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定职讲师及通过绿色通道申报教师系列职务可暂不作要求,晋升高一级职称时须提供)

(五)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1. 任期内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申报。

2. 任期内有三级教学事故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有二级及以上教学事故者,延迟2年申报。

3. 谎报学历、资历、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者,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延迟3年申报。

4. 任期内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及以下或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

5. 任期内师德考核不合格者,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延迟3年申报

第六条  继续教育要求

按照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及我省相关规定,结合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并提供相应的经历证明。

第三章  讲师资格条件

第七条  获得博士学位后,经考核,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可以申请直接认定为讲师。

其他人员申报讲师,应符合以下八至十一条具体要求。

第八条  学历和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硕士学位,累计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含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2年,取得助教资格并受聘助教职务满1年。

(二)具有第二学士学位,累计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含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3年,取得助教资格并受聘助教职务满2年。

(三)具有学士学位,累计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含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7年,取得助教资格并受聘助教职务满6年。

第九条  教学科研工作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高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1篇以上具有独立见解的教学总结,专职辅导员另需提供1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和(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公共课教师应独立、系统地担任过1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业课教师应担任过专业课部分或全部教学工作,指导过课程设计、专业见(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专职辅导员担任过素质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形势政策课、职业发展课、心理咨询课等的教学工作。

(三)教学效果良好,历年教学质量考核合格以上。

(四)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经历1年以上。40周岁以下申报人员须为双能型教师或参加过学校认可的校外实践能力培训过程。

(五)主持横向科研项目或实现成果转化(自然科学类累计到账经费5万以上,人文社科类累计到账经费2万以上)。

第十条  专任教师申报讲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下列条件第1项和第2-9项中的一项:

1. 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2. 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体育艺术、公共课类教师在四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正式出版本学科2万字以上学术著作(含教材)1部。

3. 主持五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4. 获三类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

5. 参加三类以上成果推广或获三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6. 参加三类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

7. 获三类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校级以上教师(辅导员)教学竞赛等教学类奖励1项以上。

8. 取得四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9. 取得三类以上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第十一条  辅导员申报讲师除须满足第1项和第2-10项之一项外,还须符合第11-14项之一项:

1. 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2. 在四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正式出版本学科2万字以上学术著作(含教材)1部。

3. 主持五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4. 获三类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

5. 参加三类以上成果推广或获三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6. 参加三类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

7. 获三类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校级以上教师(辅导员)教学竞赛等教学类奖励1项以上。

8. 取得四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9. 取得三类以上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10.专职辅导员取得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资格认证1项以上。

11.近三年辅导员或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一次被评为“优秀”等次;或参评上两年内辅导员年度考核测评,学生考评分数不低于95分。

12. 近三年所带班级中至少有两个被评为“先进班级”或一个“标兵班级”;或所带班级荣获省级以上荣誉表彰一次以上。

13. 近三年主持校级学生工作相关课题1项以上。

14. 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三等奖一项以上;或在省级以上文体类赛事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一项以上。

第四章  副教授资格条件

第十二条  学历和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2年。

(二)具有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5年。

(三)具有学士学位或1993年以前取得本科学历,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8年。

第十三条教学科研工作基本要求

(一)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指导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技术活动、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等,是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组成员或指导教师。

(三)教学观点正确,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书育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教学效果良好,历年教学质量考核合格。公开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四)作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该团队做出一定的贡献,并参加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促进作用。

(五)主持横向科研项目或实现成果转化(自然科学类累计到账经费20万以上,人文社科类累计到账经费10万以上)。

第十四条  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下列(一)、(二)、(三)中的一项:

(一)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第1-5项之一项和第6-10项之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3名);或主持或参加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4. 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主持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或参加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前3名)。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10. 主持二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二)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主持三类教学研究项目2项及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2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6项之两项:

1.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

3.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4.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任现职以来,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96学时(课堂教学量不少于64学时),主持三类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之两项:

1.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2.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3. 主持三类以上科研项目 1 项,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 1 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4.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5. 主持二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第十五条  公共课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

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56学时);艺术类公共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改革业绩突出,教学效果良好,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中的一项和第1-10项中的另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3名),或主持或参加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开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4. 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6.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参加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10. 取得二类以上成果推广1以上(前3名)或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二类以上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第十六条  体育、艺术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任现职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第1-9项中2项:

1.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2. 取得二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或三类专业实践业绩2项以上。

3. 取得三类教学效果1项以上

4.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3名);或主持或参加二类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5.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6.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8得以上专业实践业绩7777777777.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相一致的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或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

8. 参加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第十七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或系统担任过1门思想政治理论课、1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第1-5项之一项和第6-10项之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3名);或主持或参加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4. 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论文 1 篇以上。《安徽日报》等省级及以上党报党刊理论版重点文章比照二类期刊对待。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主持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或参加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前3名)。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10. 主持二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第十八条 专职辅导员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下列要求:任现职以来,从事辅导员岗位工作五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从事辅导员岗位工作须两年以上),年均带班学生数不少于180人。系统担任过1门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方面的课程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4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或辅导员工作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获得省级以上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1次以上或校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次以上或所带学生团体获得省级以上先进班集体、优秀党(团)支部荣誉称号1次以上或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党(团)支部荣誉称号4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10项之两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3名);或主持或参加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开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获得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等荣誉称号;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或省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三等奖以上或省级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

6.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7.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参加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获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10. 取得二类以上成果推广1以上(前3名)或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第十九条  教材教法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

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教材教法类课程教学工作三年(含三年)以上,且至少有一年(或累计一年)中小学教育服务经历(从中小幼学校引进的教师可免此经历),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教材教法课程理论课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主持四类科学研究项目或三类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改革业绩突出,教学效果良好,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中的一项和第1-11项中的另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或主持并完成三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结题等级为优秀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 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高校教坛新秀等荣誉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

4. 取得三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参加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主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参加编写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6.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参加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10. 取得二类以上成果推广1以上(前3名)或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二类以上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或担任省级以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委1次以上。

11.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1项,或参与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前3名);或围绕基础教育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在三类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第二十条  破格申报副教授条件

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满足相应类型业绩条款,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副教授资格:

1. 在影响因子一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单篇论文影响因子10.0以上。

2. 主持二类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3名)。

4.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3名)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3名)、一等奖(第1名)。

5. 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6.以淮南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主持省级以上重大研究项目1项以上(自然科学类研究项目到校经费100万以上,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到校经费50万以上),解决企事业单位提出的关键管理和技术难题,经同行专家鉴定在管理技术、核心工程技术、“卡脖子”技术、高端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相关行业、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能力。

7.主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经同行专家论证,在促进企业经营生产和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实现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近五年内,为学校实现技术收入,人文社科类累计到校经费100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累计到校经费200万元以上,项目已通过验收。

第五章  教授资格条件

第二十一条  学历和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满5年。

(二)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满6年。

(三)具有学士学位或1993年以前取得本科学历,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满8年。

第二十二条  教学科研工作基本要求

(一)对本学科具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本学科领域某一个方面有较高深的造诣,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对学科领域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历年教学质量考核合格。指导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技术活动、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等。在三类以上期刊公开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三)具有指导高级研修人员的能力,能站在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积极进行本学科、本领域教学改革,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指导过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取得较好成绩。

(四)作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该团队做出较大的贡献,并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带动作用。

(五)主持横向科研项目或实现成果转化(理工科累计到账经费30万以上,文科累计到账经费15万以上)。

第二十三条 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下列(一)、(二)、(三)中的一项:

(一)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和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之一项和第6-10项之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且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8.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2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前10名);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10. 主持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或一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二)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2次以上具备下列条件第1-6之两项:

1. 主持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并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任现职以来,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96学时(课堂教学不少于64学时),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2项以上(其中不包含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以上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之两项:

1.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6篇以上;或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2.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相一致,且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并在一类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3.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其中不包含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2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4. 获一类科研奖励(前10名);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5. 主持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第二十四条  公共课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1门以上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56学时);艺术类公共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改革业绩突出,教学效果良好,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须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中的一项和第6-11项中的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且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的一类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10. 取得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前3名);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

11. 取得一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第二十五条  体育、艺术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任现职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第1-10项中2项:

1.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论文4篇以上。

2. 获一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

3. 获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

4.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5.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6. 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或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

8.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

10.取得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前3名);或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

第二十六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生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或系统担任过1门思想政治理论课、1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9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 1 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或项目实施不足 1 年,但已经结项)。《安徽日报》等省级及以上党报党刊理论版重点文章比照二类期刊对待。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之一项和第6-10项之一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6. 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安徽日报》等省级及以上党报党刊理论版重点文章比照二类期刊对待。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并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8.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2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前10名);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10. 主持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或一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

第二十七条 专职辅导员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下列要求:任现职以来,从事辅导员岗位工作五年以上,年均带班学生数不少于180。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方面的课程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或辅导员工作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获得省级以上优秀辅导员1次以上或校级优秀辅导员2次以上或所带学生团体获得省级以上先进班集体、优秀党(团)支部荣誉称号1次以上或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党(团)支部荣誉称号4次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第1-10项之两项:

1. 主持或参加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前2名);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8名);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以上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省级比赛二等奖以上或省级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以上;或获得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次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7.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前10名);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10. 取得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前3名)或主持二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

第二十八条  教材教法类教师教学科研业绩须符合以下要求:

任现职以来,系统担任过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且近三年至少有一年(或累计一年)基础教育学校挂职锻炼经历(从中小幼学校引进的教师可免此要求),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8学时(其中教材教法课程理论课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主持二类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须具备下列条件第1-5项中的一项和第6-12项中的一项:

1. 主持一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或主持二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并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项目须实施1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 获一类教学成果奖;或二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 取得二类以上教学效果1项以上。

5. 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主编省级规划教材;或主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以上教材奖;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6.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7.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8.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一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9.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10. 取得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前3名);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二类知识产权2项以上;

11. 取得一类专业实践业绩1项以上。或担任省级以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委2次以上。

12.主持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1项,或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2项以上;或围绕基础教育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发表高质量教学研究论文3篇以上。

第二十九条  破格申报教授条件

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满足相应类型业绩条款,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教授资格:

1. 在影响因子一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2. 主持一类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二类科学研究项目(不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2项以上。项目须实施一年以上,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 获一类科研奖励二等奖以上奖励(前3名)。

4. 获一类教学成果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5.以淮南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主持省级以上重大研究项目1项以上(自然科学类研究项目到校经费200万以上,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到校经费100万以上),解决企事业单位提出的关键管理和技术难题,经同行专家鉴定在管理技术、核心工程技术、“卡脖子”技术、高端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相关行业、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能力。

6.主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经同行专家论证,在促进企业经营生产和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实现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近五年内,为学校实现技术收入,人文社科类累计到校经费200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累计到校经费400万元以上,项目已通过验收。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对几类人员的特殊规定

(一)经认定属于国(境)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根据其资历和实际水平,3年内可直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3年后按正常条件申报。

(二)由国家机关调入高等学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调入高校工作3年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历、资历条件和业绩成果比照同类人员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时间和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3年后按正常条件申报。

(三)从非高校教师岗位转至高校教师岗位的人员,按转岗规定,须先转评为同级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且转岗前后须任满一个任职年限(其中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满3年),方可申报高校教师系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由非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转评为同级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须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满1年以上。业绩成果以从事高校教师岗位后的业绩、成果为主,原从事的非高校教师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所发表的论文、研究成果可适当参考,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四)由学校从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站直接引进的出站博士后人员,经考核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并符合教学科研业绩要求的,可以直接申报副教授资格。

(五)“双肩挑”教师,教学工作量要求不低于同教研室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

(六)经学校同意参加培训进修或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任现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规定教学工作量的50%。

(七)离退休人员以及申报当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但不予聘任,不兑现相关待遇

第三十一条  本资格申报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解释

(一)本资格申报条件中所有的业绩均为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二)本资格申报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学位),是指国民教育序列中与申报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学历(学位)。持有专业与申报专业不同的,必须参加过同专业1年以上进修并取得结业证书。境外学历须提供教育部认证。

(三)教学质量考核:指学校组织的学年度常规教学质量考核。考核采取学生测评、专家听课、督导评教、随机抽查教案等方式进行。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实行教学质量考核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者、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均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四)本资格申报条件所要求的论文必须是独立或第一作者或外文期刊通讯作者完成的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在具有“CN”或“ISSN”刊号的学术刊物上;专著或教材必须是有“ISBN”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在刊物的“增刊、特刊、集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论文集上收录的论文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按要求数量提交的论文中,在本单位主办的同一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得超过1篇。

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分区以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为参考。

2009318日(教人〔20091号印发之日)前,在省教育厅《期刊目录》列出的国家级重点刊物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本资格申报条件中可分别视为一类论文和二类论文。在国内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办的教育科学研究类期刊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视为三类教学研究论文。

(五)申报副教授、教授的人员应提交 2 篇(部)代表作(其中以学术论文作为评审条件之一申报教授的人员应提交 3 篇代表作,代表作可为论文、著作、专利、高水平项目报告、技术报告、学术会议报告、教学成果报告、标准规范、创作作品等),代表作由学校组织校外3名同行专家鉴定,鉴定结果作为推荐和评审的重要参考。学术著作作为评审条件之一的必须另行送审,进行水平鉴定。鉴定结果两年有效。

(六)所有获奖均以颁奖文件或成人的获奖证书为准。同一项目多次获奖的,取其中最高奖项。

(七)本资格申报条件中规定的以上,均含本数。如本科以上含本科,5年以上含5年,1项以上含1项,三等奖以上奖励含三等奖。

(八)本资格条件中的体育、艺术类是指体育、艺术类专业(以招生目录为准)的教师。公共课的体育、艺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按公共课教师或体育、艺术类教师进行申报。

(九)本资格申报条件中,除部分条款中特殊说明外,同一成果不可同时作为满足两个条款的依据(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除外),且提供的业绩成果均应与所申报的学科专业方向相一致。

(十)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是指与项目研究相关,已经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著作,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专利、软件,带有技术参数的图纸,或被企事业单位采纳并应用的研究报告等。教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是指与项目研究相关,已经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教材、著作,经学校组织认定的多媒体课件、课程视频网站、教学仪器、设备、专利、软件等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

第三十二条若申报人员在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尚未达到某一条款要求,但综合业绩特别突出,且属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人才,学院可以专题报告形式推荐申报。

第三十三条本资格申报条件所提到的教学科研成果的分类见附表1至附表10

第三十四条本资格申报条件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资格申报条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淮南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试行)》(校人事〔202145号)、《淮南师范学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补充规定(试行)》(校人事〔202044号)自本资格申报条件公布之日起废止。本文件未规定的或上级部门另有规定的,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上级如有政策调整,以上级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