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共烧实验室成员与矿大凌意瀚教授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1-03-12浏览次数:225

低温共烧实验室成员与矿大凌意瀚教授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20201031日,低温共烧实验室成员应邀前往徐州矿业大学凌意瀚课题组开展学术交流。凌意瀚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煤基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煤基燃料电池及高效制氢研究所所长,与本实验室一直以来保持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副所长王鑫鑫副教授和田云峰老师以及课题组其他在读研究生一同参加了此次的学术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为全英文交流,主题围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相关的工作或文献报道展开。在能源于环境问题的趋使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成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转化与储存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体系的重要领域而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此,首先由来自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林彬教授的博士生Bayu ADMASU BeshiworkBIRkNEH SIRAK TEKETEL 做了有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纳米修饰电极策略以及质子导体可逆式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报告。这两位博士生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本学期应邀担任淮南师范学院外语教师,并加入实验室开展短期实验交流项目。这为本实验室注入了更加多元的人才和国际视野。

  ADMASU 从燃料电池的应用价值、工作原理到纳米修饰电极对电极反应动力学的意义做了清晰的背景介绍。报告从材料种类(金属、氧化物的纳米修饰),到方法(浸渍以及原位析出),全面地对纳米修饰增强电极性能做了总结以及优缺点的比较,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给大家做了一个标准的国际学术交流报告的示范。随后是SIRAK 介绍了新型质子导体氧化物在可逆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从小规模的家庭用电系统到大范围的分布式发电 ,rSOC均可根据负载的用电要求实现电解池电解制气与燃料电池发电两种模式之间的可逆切换, 因此被视为未来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报告重点介绍了应用于rSOC的质子导体燃料电池的材料及其优缺点,以及该电池未来的发展前景。

  接下来是我实验室成员朱诗悦老师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她在博士阶段有关于SOFC复相电极中三相线对表面交换的影响以及SDC电解质应用于电解池时所存在的化学膨胀等问题的相关工作。工作基于实验现象,在一定理论基础和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复相电极三相线对电极表面交换的贡献率,以及不同温度、氧分压、电解电压下SDC电解质所受到的化学应力。

  此外,课题组的几名博士生也报告了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

杨洋报告题为improved gas diffusion of Ni-YSZ anode with vertically aligned microchannel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韩绪报告题为Tailoring cations in a Sr-free high-entropy perovskite cathode to enhanc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吴雨杰 报告题为The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of Sm0.5Sr0.5FeO3-δ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electrolytic cell.

内容精彩,紧跟学术前沿。

  本次交流会为扩大实验室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为双方提供了国际文化交流机会,拓展了师生学术视野。交流会上大家的深入探讨与学习,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路。